王翰章:骊山地区有关华胥女娲伏羲史迹考

2018-12-07  来自: 陕西华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1026

王翰章


骊山,又名肺浮山。《水经注·渭水下》:“肺浮山,盖丽山连麓而异名也”。是秦岭的支脉,因云树荫蔚,形似骊马,故名骊山。东西绵延25公里,海拔1256米。北面是八百里秦川,渭水东流,南为蓝田川,西临浐灞,东接太华,是我国的山脉。山上山下,多名胜古迹。殷周时的骊戎古城,在今新丰镇东南十六里。周幽王举烽火戏诸侯娱褒氏的烽火台,在骊山的顶峰,遗址今又重修。其山在商周时,以产良马,文王被殷纣王囚于  里,闳天氏以有莘氏之美女,骊戎之良马,献殷纣。秦始皇葬于骊山北麓,秦兵马俑已成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骊山温泉,水质佳。《温泉赋》说:“千城万国之民,怀疾枕疴之客,莫不宿粮而来宾,疗苦于水”,张衡《汤泉赋》:“殊方跋涉,骏奔来臻”。秦在此建“神女汤泉”,汉建“骊山汤”。唐代在这里修建的华清宫,“环山列宫室,宫周筑罗城”,山下有长汤16所,以御汤、贵妃、太子汤蕞。山上有长生殿、老君殿、虢国夫人庄、韩国夫人庄等建筑。近代史上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的“兵谏亭”即座落在骊山半山腰。

郭沫若有诗:“骊山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一脉温汤流日夜,几  荒冢掩皇王。已驱硕鼠歌麟凤,定复台澎系犬羊。捉蒋亭前新有咏,游春士女乐而康”。1982年11月8日国务院公布为我国第壹批国家风景名胜区。

由于骊山是一座树木荫蔚,水草丰盛,气候温和,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的地区,所以留下有关华胥氏、女娲氏、伏羲氏的遗迹、遗物以及传说故事颇多。在骊山的顶锋原有“人祖庙”以后演变为“仁祖庙”,庙内祀伏羲、女娲,称作“人祖”,可能与女娲创造人以及伏羲、女娲兄妹(或姐弟)结为夫妻,繁衍人类有关。在骊山的第二峰,有名为骊山老母殿的一组建筑,有山门、前殿、后殿等建筑。前殿院子有许多文物,有铁锅、铁瓮,说是女娲氏炼石补天用的,还有石碑;后殿塑有女娲像,面貌魁梧,满面皱纹,庄重大方,显然是一位饱经风霜,阅历丰富的老太婆。据《旧唐书·王舆传》载:此殿创建于唐 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明清时期曾经扩建,称作老母,也是祖 宗的意思。每年农历六月十三至十五有庙会。其东侧约200米处的红色石台和东侧石瓮寺上方“塔坪”,传为“炼石补天处”,唐李贺诗“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女娲谷、华胥渚《水经注·渭水下》:“冷水出肺浮山,盖丽山连麓而异名也,山北有女娲氏谷”。宋敏求《长安志》:“女娲谷后山,蓝田县三十里的地方,又有一地名“华胥渚”,传为伏羲氏住过的地方。”

华胥坪和华胥沟:在骊山顶峰两侧。《通志》载:“今陵及华胥沟、毓贤桥、杜聚村俱存。”

风王庙:在骊山风王谷,为祭风神之所,传因女娲代为风姓,被封为风神,庙内原来祀女娲氏、伏羲氏。

碾子谷:相传在远古时代经水患以及地陷、天塌的大难之后,人烟很少,只剩下女娲和伏羲兄妹二人,为了人类的繁殖,女娲和伏羲乃结为夫妻,但又觉羞耻,适逢骊山有一合石碾,兄妹二人便向天祈祷,“若将此碾推下山,碾合则结为夫妻”。推下去果然合了,乃结为夫妻,骊山有谷名“碾子谷”,并有石婆、石爷和圣碾遗迹。

华胥氏陵:华胥陵在蓝田县西三十里的华胥镇,《太平环宇记》:“蓝田山, 西有华胥氏陵,尊卢氏陵,北有女娲谷,则此地是三皇旧居”。

阴康氏陵:《路史·禅通纪》:“阴康氏葬于肺浮山之阴”,(注:“肺浮山,骊山也” )。宋敏求《长安志》:“冢今存焉”。《太平御览》引《遁甲开山图》曰:女娲氏殁,大庭氏有天下,五凤异色,次有柏黄氏、中兴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凡十五代,皆庖牺之号,自无怀氏以上,经史不载,没知都之所在。”

值到商周之际,史书还有关于女娲氏的记载。《汉书·律历志》:“骊山女亦为天子,在殷周间”。而在殷周之际,骊山是骊戎国的所在地。骊戎当时是氏族部落,因而这个女子应是骊戎国的女酋长。《论语·泰伯》记载,武王曾说,帮助他治理国家的功臣有十人。孔子说除一个女子外,只有九人。清代学者俞樾考证孔子把当作功臣的那个妇人除外只剩下九人.那个女子就是骊山老母.由于她有特殊的功劳,所以后人为其修庙奉祀,称其为老母,因在骊山,故称骊山老母。俞樾认为“骊山老母,实有其人,非乌有也”。这个老母,有的史书说她就是女娲氏。这个说法值得研究.若是女娲氏,那就是女娲氏的后代。临潼县每年农历正月二十日,相传是女娲生日,过“补天补地节”,家家户户都做饼吃,叫做“补天节”。吃以前,先给房上丢一张,以纪念女娲补天补地的功劳。

关于女娲、伏羲氏的遗迹、遗物及传说,在陕西,不光骊山有,其他地方也不少,不过以骊山蕞多。今平利县有女娲氏庙,在平利县女娲氏山上,这个山也就是《路史》所说的中皇山之原。黄陵县有为纪念女娲氏的石碣(注:已毁)。陇县关山有女娲祠,《水经注·渭水上》:“石岩水注之,水出北山,山上有女娲祠、庖羲氏之后,有帝女娲焉,与神农为三皇”。潼关县黄河岸上有女娲氏墓,名曰:“风陵”。出土文物也有很多以纪念伏羲、女娲为体裁的作品,陕西长安等地出土的唐墓石棺盖上刻有女娲、伏羲的线刻象,其象蛇尾、人身人首,上部双身紧贴,下部交织在一起,托出一条有麟甲的长尾,各伸手共举一日,一人手执矩,一人手执规。考古工作者认为这是表示开天辟地之意。其有麟交织的长尾说法不同,有人说是图腾。东汉建和元年(148年)刻的武梁祠石阙有伏羲、女娲线雕图像,《金石索·石索》云:“伏羲氏冠上方下圆前仰,衣有边缘,手执矩。又一人冠五梁,衣相似,皆有尾而相交。中有小儿手拽其袖,而双尾……”王文考鲁光殿赋:“伏羲鳞身,女娲蛇躯”(注:见冯云鹏《金石索·石索五》)。又一图,伏羲手执矩,女娲手执规。文引《列子》话:“伏羲女娲蛇身而人面,有大圣之德。”《元中记》云:“伏羲龙身,女娲蛇躯”。《文选注》云:“女娲亦三皇也,此画伏羲手中执矩,则女娲所执者规也。矩所以为方,八卦用之;规所以为圆,太极用之; (注:见冯云鹏《令石索·石索七》。上述东汉武梁祠石阙,伏羲、女娲线雕石刻,是否有以下的意思:一、伏羲手执矩.女娲手执规,是表示伏羲、女娲曾修补天地的意思。因规是作圆的工具,矩是作方的工具,表示天圆地方之意。这与《淮南子》所载“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洲①,积芦灰以止”有关。有人说女娲氏是修补天地的神,而不是创造天地的神,也是这个意思。二、有一小儿手拽女娲氏衣角,这与传说女娲氏繁衍人类有关。三、伏羲、女娲下身均为蛇尾相交.是否与他们是兄妹(或姐弟)结有夫妻有关。这是我的惬想,不足为凭。

1981年7月,陕西绥德县张家砭出土的东汉墓,门框两侧的画像石为伏羲氏和女娲氏,人首蛇身,但尾部未交,分别站立,未露爪。1987年绥德县裴家峁东汉墓出土的画像石,门框两边为人首、鼠爪、蛇尾的伏羲、女娲像。这两座东汉墓把伏羲、女娲作为门吏刻在墓门两边(见1995年第1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陕北汉代画像石》)。1974年临潼县博物馆馆长赵康民在骊山老母殿附近发现一块残石,上刻一老太婆坐像,上刻“女娲氏”三字,女娲氏的面貌苍老,有皱纹,雕刻很古朴。

关于伏羲、女娲的史迹,战国以前很少记载,太史公行遍天下,实际考察以后,写五帝纪,对伏羲、神农只字未提。而女娲氏在古史中很少见。仅在《楚辞·天问篇》说:“女娲有体,孰制压之”。《山海经·大荒四经》说:“有神人十,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礼记·明堂位篇》内也偶然提到她的名字。可是《淮南子》里面却说得极为显赫,《淮南子》对伏羲氏、女娲氏讲的特别多,对女娲氏的功勋讲的特别显赫。《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览冥训》说:“……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把女娲与伏羲称为 “二皇”。《系辞下篇》也载:“古者庖羲氏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子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渚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辋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庖羲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

从上述的情况说明,华胥氏、女娲氏、伏羲的遗迹和传说蕞多的地区当属骊山山脉。全国其它地区也有华胥氏、女娲氏、伏羲氏的遗迹和传说故事,但多是个别的,如:有的地方有伏羲庙,有的地方有女娲祠,而在骊山都是三人的遗迹和传说同时在一个地方出现,这就值得研究。对传说故事和神话,不能全信.但也不能不信,揭开它的外壳研究它的真实性,这是我们历史学者应尽的责任。我以为骊山有这么多的有关华肯氏、女娲氏和伏羲氏的遗迹传说同在一个地方出现,蕞低限度应说明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他(她)们三人的关系问题:《帝王世纪》说:“华胥氏是伏羲氏和女娲氏之母”。《春秋世纪》说:“华胥氏在雷泽,履大人足迹而有娠。”生下伏羲后,又生下女娲,女娲姓风,曾正姓氏,管理天下的婚姻,人称为神媒(见《风俗通》),在我国的古籍中把伏羲氏和女娲氏有的说是兄妹,有的说是夫妻,并且把他(她)们说成是对历史有重大贡献的人物。上述武梁祠画石以及唐葬石棺上的伏羲女娲线雕画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二是,他们三个人的遗迹和传说同时出现在一个地区,而且从原始氏族社会一直延续到商周。这又说明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地方可能是他(她)们曾经活动过的中心。徐旭生著《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把伏羲女娲分为苗族集团,他说:“三苗、伏羲、女娲、欢兜均属之,它的地域应以湖北、湖南、江西等地为中心,迄北到河南西部熊耳、外万、伏牛脉之间。清人陆次云《峒溪纤志篇》说:“苗人腊祭曰报草,祭用巫,设女娲伏、羲位”。现在人类学实际考察,得到传说,说苗族全出自伏羲、女娲,那么.既属苗族集团.何以又活动在陕西临潼、蓝田的骊山一带呢?上边已经提到,《路史》载:女娲氏“灭共工而迁于中皇之原,所谓女娲山也,继兴于骊’《盂子·万章上篇》有“杀苗族三危”。《尚书.尧典》也有“窜三苗族三危”的记载。有人说三危、瓜州在甘肃敦煌一带。根据上述记载,它的活动范围能到河南西部,而且曾有“窜三苗族三危”,它活动在陕西骊山地区是完全可能的。《列子》有:“黄帝昼寝,梦游华胥之国,其国无帅长,其民无嗜欲,不知亲已,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逆,不知顺向,故无利害”。由此可知华胥国应当是原始氏族集团、骊山可能是他们活动的中心,也可以说就是黄帝或梦游的华胥国。

至于今蓝田县西三十里华胥镇的地方,有华胥氏陵及女娲氏墓。对此应作具体分析,《礼记·檀弓上》载:“古也墓而不坟”。(注:“有封土堆而坟,无封土堆曰墓”。)近多年来,考古工作者,在扶风、岐山的周原和长安县的两周沣镐遗址,曾发掘了许多周墓,均无墓冢,证明《礼记·檀弓上》的记载是正确的。因此我认为所谓华胥氏陵,可能是传说,是古人为纪念华胥氏,指山为陵或堆土为陵。在陕西像这样的情况,有好多处。韩城县芝川镇的司马迁祠后边有墓,经过钻探是堆土。他的墓一般认为在他的家乡高门。岐山县五丈原诸葛武侯庙后边原有一堆土,说是诸葛武侯墓,后来被挖除,内什么东西都没有。高陵县奉政原漯河畔有一座墓,前边还有明代刻的碑子和石兽,说是唐西平王李晟墓,因渭崖岸崩溃,其墓将崩于漯河,1974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经过抢救性的发掘,证明是一座堆土。我国大约从汉代起就有堆土为陵或指山为陵的地方,都与死者生前在当地的活动有关。如:芝川镇司马迁墓,系因司马迁墓与《史记》记载:司马迁“耕牧河山之阳”有关。岐山五丈原的诸葛武侯墓与诸葛亮“率大军由斜谷出,以流与运,据五丈原”,与魏司马懿对峙有关。高陵奉政原的唐李晟墓.与李晟为平朱此(ci)之乱率军驻高陵县漯河北榆楚乡马北村有关。蓝田县西的华胥氏陵、女娲氏墓,也必然与华胥氏、女娲氏,曾活动在这一带有关。她们死后埋在这里,后人乃堆土为陵或指山为陵以作纪念。


【参考文献】

(1)汉刘安《淮南子》

(2)郦道元《水经注》

(3)宋敏求《长安志》

(4)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5)《白话山海经,大荒两经》(1999年三秦出版社)

(6)冯云鹏《金石索·石索》

(7)《临潼县志》(199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8)王翰章《骊山老母考》(《西安今古》)


【作者简介】

王翰章:省文保中心研究员

关键词: 骊山   华胥   伏羲女娲   王翰章  

陕西华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电话: 029-82882888  15091894829

邮箱: huaxuwenhua@126.com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陕西华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陕西印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XML 备案号:陕ICP备14008139号-1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