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理洲 张争光:唐代诗文中的“华胥国”形象及内涵

2018-12-07  来自: 陕西华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1084

韩理洲  张争光


【摘    要】华胥氏及华胥国的传说在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唐代诗文中有的借“华胥国”来歌颂盛世,表达作者的政治理想:有的借“华胥国”来讽刺官场的尔虞我诈和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还有的诗文歌颂“华胥国”人与人之间自然、淳朴、和谐的民俗。丰富了这一古老传说的原有内涵,赋予了时代的特色,为我们提供了古为今用的借鉴。

【关键词】唐代诗文  华胥国  内涵


华胥是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始祖,是伏羲氏的母亲。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云:“庖牺氏,风姓也,母曰华胥,燧人之代有大迹出雷泽,胥履之生庖牺。”又《太平寰宇记》载:“蓝田为三皇旧居,境内有华胥陵。”据这些记载,从现在考古学和人类社会学研究可知,华胥氏是距今八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的一支,生活在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渭河流域,华胥是这支氏族的英雄。由于生产力低下,蒙昧时期的母系氏族社会的自然、淳朴、和谐,成了进入文明时代提倡清静无为、返璞归真、小国寡民的道家的社会理想,于是便有了“华胥国”的社会模式。成书于魏晋时期的《列子》一节中记述了一则令人神往的黄帝梦游“华胥国”的故事:黄帝即位三十年,忧天下之不治,“昼寝而梦,游于华胥之国。华胥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道,不知向顺,故无利害;都无所爱惜,都无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热。斫挞无伤痛,指的摘无痟痒。乘空如履实,寝虚若处床。云雾不碍其视,雷霆不乱其听,美恶不滑其心,山谷不踬其步,神行而已。”[2]黄帝梦醒后,深思“养身治物之道”,“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华胥国”是黄帝养身处世的哲学,也是治理国家的蓝本,坚持二十八年,理想变成了现实。这个乌托邦式的社会模式,千余年来深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里,古代文献多有记载。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安定,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强大,思想文化政策相对宽松,尊道、崇儒、礼佛,三教共弘,形成了一种气势恢弘、信心百倍的开放的文化心态和自由空气。在这个文明盛世时期,“华胥”、“华胥国”、“华胥梦”也成了文人反复吟咏的意象,留下了许多诗文。初唐的王绩、王勃,盛唐的张说、李白,中唐的韩愈、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晚唐的李商隐、陆龟蒙等名流都有鸿篇佳作言及有关“华胥国”的传说,赋予了这一古老传说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个性,为我们提供了古为今用的借鉴。

一、借“华胥国”来歌颂盛世,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

隋朝灭亡,唐王朝吸取隋亡的教训,统治者采取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太宗时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唐高宗即位,继续坚持太宗时的基本国策,经过百余年的发展迎来了“开元盛世”。杜甫在《忆昔二首》中描述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全唐诗》卷二 二O),当时农业生产力相当发达,“繇来榛棘之所,遍为杭稻之川。”(《册府元龟》卷四九七),在这样的情况下,唐代士人普遍持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他们有着更为恢弘的胸怀、气度和报负。王勃《上九成宫颂表》:“伏惟陛下体元纂极,模神建隧,栋梁三气,庭阶六合。……茅殿晨凝,寥廓峒山之驾。臣沾风太上,庇影华胥。[7]”以及他的《九成宫颂》:“陛下承灵太一,踵睿登三,……桃野见其亡之兆。……故夫含吐万物,至功也;制平八表,大业也;一阴一阳,神道也,乃文乃武,圣图也。……升中作睿,握四海而为尊。……华胥已泰,济群生于不死之庭。”都运用“华胥”典故,把唐高宗比作华胥,把唐高宗治理下的国家比作“华胥国”,以此来歌颂唐高宗统治下的政治清明、人民康泰、国家统一。

盛唐诗人李白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曾表达了自己“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5]的政治理想。其《明堂赋》曰:“而圣主犹夕惕若厉,惧人未安,乃目极于天,耳下于泉。飞聪驰明,无远不察,考鬼神之奥,摧阴阳之荒。下明诏,班旧章,振穷乏,散敖仓。毁玉沉珠,卑宫颓墙。使山泽无间,往来相望。帝躬乎天田,后亲于郊桑。弃末反本,人和时康。建翠华兮萋萋,鸣玉銮之缺乏。游乎升平之圃,憩乎穆清之堂。天欣欣兮瑞穰穰,巡陵于鹑首之野,讲武于骊山之旁。封岱宗兮祀后土,掩栗陆而苞陶唐。遨游乎崆峒之上,汾水之阳,吸沆瀣之精英,黜滋味之馨香。贵理国其若梦,几华胥之故乡。于是元元澹然,不知所在,若群云从龙,众水奔海,此真所谓我大君登明堂之政化也。”[5]在古代,明堂是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均在此举行。此赋作于开元二十一年 (733年),此段文字前半部分总结了唐玄宗以来采取的开明政策以及励精图治的实际行动,接着希望唐玄宗能够像黄帝那样,广求治国之“至道”,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几华胥之故乡”、“元元澹然”的国家大治。作者引用“华胥国”传说意在鞭策唐玄宗能居安思危、励精图治,这正表明了他一贯坚持的政治理想。此外,开元时期的宰相,的“大手笔”张说有两首诗吟咏“华胥国”、“华胥梦”。其一《扈从温泉宫献诗》:“不知远梦华胥国,何如亲奉帝尧君。”《全唐诗》卷八七);其二《奉和圣制赐诸州刺史应制以题坐右》:“文明遍禹迹,鳏寡达尧心。正在亲人守,能令王泽深。朝廷多秀士,熔炼比精金。犀节同分命,熊轩各外临。圣主赋新诗.穆若听熏琴。先言教为本.次言则是钦。三时农不夺,午夜犬无侵。愿使天宇内,品物遂浮沉。寄情群飞鹤,千里一扬音。共蹑华胥梦,龚黄安足寻。”(《全唐诗》卷八六)诗人积极入世,把当朝帝王比作尧舜,渴望参与到政治中来,并自比汉宣帝时的黄霸、龚遂,愿做一名“循吏”来辅佐帝王,使国家达到“华胥国”式的理想之国。诗人王维有《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唐尧后兮稷契臣。匝宇宙兮华胥人。尽九服兮皆四邻。干降瑞兮坤降珍。(《全唐诗》卷一二五)此诗作于天宝七载(748年)。诗人同样用“华胥国”来赞美唐玄宗统治下唐王朝出现的盛世。


二、借“华胥国”来讽刺官场的尔虞我诈和统治者的骄奢淫逸

唐玄宗统治后期,宦官专权,社会矛盾尖锐,终于酿成了“安史之乱”,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居易《卖炭翁》:“苦宫市也。”无不反映出唐王朝由盛转衰时期社会动荡所加剧的社会矛盾。文人们的精神世界笼罩在惶惑之中,他们在动荡的现实中感到了前途的渺茫,流露出对“华胥国”理想社会模式的向往, “华胥国”在文人的笔下已被当作一面反衬社会现实的镜子,他们用黄帝通过“自然”、“无为”、“养身治物”来实现“天下大治”来讽谕当朝的统治者不励精图治,以“华胥国”不可求来讽刺统治者由于骄奢淫逸而导致国家灭亡,以理想中的“华胥国”的“自然”、“民风淳朴”来讽刺官场中的尔虞我诈。晚唐李商隐《思贤顿》:“内殿张弦管,中原绝鼓鼙。舞成青海马,斗杀汝南鸡。不见华胥梦,空闻下蔡迷。宸襟他日泪,薄暮望贤西。”(《全唐诗》卷五四一)诗中“不见华胥梦”言唐玄宗不能如黄帝那样“养身治物”来实现“天下大治”。前六句描写唐玄宗沉迷于声色宴乐、斗鸡、舞马,自恃天下太平,无励精图治之意。诗的末尾两句写玄宗出逃途中的悲苦情形,前后对比,对晚唐统治者的讽刺与警醒作用不言自明。此外,元稹《宪宗章武孝皇帝挽歌词三首》其一:“国付重离后,身随十圣仙。北辰移帝座,西日到虞泉。方丈言虚设,华胥事眇然。”(《全唐诗》卷四0三)诗中“华胥事”则是代表了唐宪宗“寻仙访道之事”。据史书记载:“十一月丁亥,命山人柳泌为台州刺史以求药。十二月,庚戊,迎佛骨于凤翔。”此诗正讽刺了唐宪宗求仙   佛,浪费巨额国计民生的骄奢淫逸行为。刘禹锡有《楚望赋》:“动植植兮已分,山川郁乎不平。复人寰之喧卑,汹浩浩以营营。追向时之景光,不可骤得以再更。意华胥之梦还,犹仿像而驰精。”[6]赋序日:“予既谪于武陵,其地故郢之裔邑,与夜郎诸夷错杂。[6]刘禹锡关心政治,渴望乘时建功,但他却因时获罪,唐宪宗即位后,扼杀了“永贞革新”,制造了“二王八司马”事件,诗人遭受牵连,此后诗人曾累遭贬谪。此赋当是他贬滴武陵时所作,经历了政局变幻、宦海沉浮的磨练,诗人更热爱生活,此赋中他把贬所之居地描写的诗情画意,但那毕竟不是理想中的“华胥国”。官场中的蝇营狗苟、世间的人寰喧卑使他愤怒,梦中的“华胥国”才是他的理想。晚唐诗人李群玉曾在《进诗表》中表明自己的创作态度“歌咏声明文物不暇,何议讽刺,兴于笔端。”其诗《昼寐》:“正作庄生蝶,谁知惠子鱼。人间无乐事,直拟到华胥。”(《全唐诗》卷五六九)亦表现了诗人对晚唐社会衰落的讽刺和对“华胥国”理想社会模式的向往。


三、对“华胥国”中人与人之间自然、淳朴、和谐民俗和精神自由的追求

道教在唐代尤为盛行,被统治者奉为国教。唐代文人在道教的影响下返归自然,崇尚本真。《列子·黄帝》中虚构的道家乌托邦式的“华胥国”:国家无官吏,人民没有嗜欲,不知亲己疏物,人与人间平等、自然、和谐,民风淳朴和精神自由的“无何有之乡”。老子《道德经》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3]描写的社会模式和其有相似之处,而“华胥国”模式主要强调的是 “自然”,唐代有诸多诗文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淳朴民俗和精神自由状态的追求。

王绩《醉乡记》:“嗟乎,醉乡氏之俗,岂古华胥氏之国乎?何其淳寂也。如是,予得游焉,故为之记。”[8]此文中他虚构了一个“去中国不知其几千里”的“醉乡”:其土旷然无涯,其气和平一揆,其俗大同,其人任清,无爱憎喜怒,不食五谷。由此看来,王绩崇尚的是老庄的“绝圣弃智”自然无为的大同社会。但他更喜欢饮酒,史书记载:“乘牛经酒肆,留或数日……著《醉乡记》以次刘伶《酒德颂》。其饮至五斗不乱,人有以酒邀者,无贵贱辄往,著《五斗先生传》。”他常以刘伶、阮籍、陶渊明自比,醉后获得的安适、精神自由,是他追求的理想境界。中唐诗人白居易亦借酒自乐,其《卯时酒》,“佛法赞醍醐,仙方夸沆瀣。未如卯时酒,神速功力倍。一杯置掌上,三咽入腹内。煦若春贯肠,暄如日炙背。岂独肢体畅,仍加志气大。当时遗形骸,竟日忘冠带。似游华胥国,疑反混元代。”(《全唐诗》卷四四四)元和十年(815年)被贬为江州司马,是自居易政治生涯中明显的转折。诗人晚年崇尚佛道,但又以诗酒自乐,适性而为,他经常把学佛与饮酒并提,而诗人饮酒与学佛的目的只是为了在苦闷失意时麻醉自己,排遣内心的忧愤,感受精神极度自由的放浪形骸之狂态。晚唐陆龟蒙《奉和袭美酒中十咏酒乡》:“谁知此中路,暗出虚无际。广莫是邻封,华胥为附丽。”亦虚拟了一个“醉乡”,即庄子所说的“无何有之乡”。庄子的著作中有:“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释文》“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谓绝迹无为之地也。”[4]和王绩、自居易一样,理想中的“华胥国”正是他追求“自然”、“精神自由”的理想之家园。

此外,中唐杨巨源《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化入絪緼大,恩垂涣汗馀。悠然万方静,风俗揖华胥。”(《全唐诗》卷三三三)此诗为奉和应制之作,诗人盛赞圣上,标举当朝承华胥之遗风,认为在当朝的统治之下人与人间自然、淳朴、和谐。晚唐诗人张绍《冲佑观》:“大始未形,混沌无际。上下开运,乾坤定位……心悬真洞,梦到华胥。乃眷名山,追惟圣迹。”(《全唐诗》卷八八七)反映了诗人崇尚道家的身心自由和清静无为。中唐郑絪《奉和武相公省中宿斋,酬李相公见寄》:“高阁安仁省,名园广武庐。沐兰朝太一,种竹咏华胥。”(《唐诗》卷三一八)陈陶《圣帝击壤歌四十声》中:“寤寐华胥国,嬉游太素乡。”《全唐诗》卷七四七)晚唐吴融《便殿候对》:“宣呼昼入蕊珠宫,玉女窗扉薄雾笼。待得华胥春梦觉,半竿斜日下厢风。”(《全唐诗》卷六八六),这些诗也都表达了诗人对那种自然、淳朴、和谐民俗和精神自由的追求。


结语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在文明盛世的唐代,文人们歌咏“华胥国”并非是提倡回到“茹毛饮血”的远古社会,他们从某种意义上超越了道家的清静无为走上了积极的进取,在与时俱进中拓宽了古老传说的原有之意,不管是初唐、盛唐,还是中唐、晚唐,“华胥国”部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色彩,反映了他们对理想社会的积极追求。“华胥国”的理想社会模式也对生产力高度发达,文明层次更高的现代社会提供有用的借鉴,其倡导的人人平等,人与人间自然、淳朴、和谐对构建现代的和谐社会不无裨益。“诗言志”,唐代文人或诗或文,他们借“华胥国”或歌颂盛世,或讽谕现时,或虚拟自己精神世界的“无何有之乡”,丰富了诗文的个性化表达,这些都是“华胥国”这一古老传说穿越历史沧桑给我们现代人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彭定求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杨伯峻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2003.

[4]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蜘.北京:中华书局,2004.

[5]王琦注.李太白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7.

[6]瞿蜕园.刘禹锡集笺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7]王勃著.蒋清翊注.王子安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8]王绩撰.韩理洲校.王无功文集五卷本会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

韩理洲,西北大学国际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市长安文化研究会会长。

张争光,西北大学文学院2005级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 华胥国   唐诗中的华胥国   华胥文化   华胥梦  

陕西华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电话: 029-82882888  15091894829

邮箱: huaxuwenhua@126.com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陕西华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陕西印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XML 备案号:陕ICP备14008139号-1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